首届新时代互货贸易 (金沟河)论坛在北京举办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。在我国发展的这一关键时刻,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构想,并且在2020 年8 月 30 日, 国务院就印发了北京、湖南、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,明确提出:“支持建设易货贸易服务平台”,“探索小商品贸易与大宗商品贸易联动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”, “以'一带一路'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,整合海外仓、结算等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,建设面向全球的供应链易货交易服务平台”,“探索开展中非易货贸易”等要求。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近 20 年中,国务院文件再次正式提出“易货贸易”,不仅是我国自贸区发展的新机遇,同时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、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、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,是促进经济双循环的有效措施。
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、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程路应邀出席并讲话。他重点解析了国家“十四五”期间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目标的内在联系,指出在国务院有关文件中重提互货贸易是“窄口径、深领域”的一片蓝海,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创新。
互货空间商学院创始人徐一军在“互货贸易的发展与创新”主题演讲中强调:互货贸易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易方式,从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至今,人类社会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与进步,以货币为媒介的贸易并没有、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易货贸易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特别是互联网、现代物流业、金融业的发展,今天的易货贸易已经从“点对点、物对物”的原始方式发展到“一点对多点”,再到“线上+线下” 的“第三方服务平台”阶段。在中国未来研究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,“互货空间”探索实践的“全流程综合服务平台”把实物易货和服务易货有机结合起来,形成更广泛和更深层需求的易货链, 对易货服务进行再升级,打通供应链、消费链、债务链、资本链,通过新的业态把易货贸易和数字贸易、传统贸易、跨境电商等新的贸易形态有机结合起来,从概念到结构、到方式、到效率,实现传统贸易质的提升,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创新,走在了时代的前列。
北京灿烂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刘艳霞,农村小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龙爱翔,义乌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傅雪骏,中国女市长协会原副会长王荫萍,中达国信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平,黄埔(中国)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黄埔会)会长何志刚、贵州龙国宴酒业首席文化官孟晓辉等专家、企业家应邀出席了论坛。
下一篇:
天津市未来与预测科学研究会第八次会员大会